读新闻
【記者吳姿賢/台北5日電】台鐵太魯閣號撞車釀50死、202傷,運安會主委楊宏智昨日透露,列車行車記錄器畫面初步解讀完畢,根據現有畫面,肇事工程車早就躺在軌道上,太魯閣號司機來不及煞車因而撞上致災。 根據事故列車行車路線,從和仁隧道出來後會經過彎道,再行駛一小段直線就進入事故地點清水隧道,台鐵估算,和仁隧道至清水隧道間約287公尺,但距離撞車地點更僅250公尺,依照太魯閣號行車時速130公里計算,即使司機一出隧道就看到工程車,全程只有6.9秒可以反應和煞停。 台鐵說,實際在彎道上可能看不到工程車,等於反應時間根本不到6.9秒。且太魯閣號時速130公里,就算駕駛一出和仁隧道就看到工程車且當場踩煞車,也需要16.6秒才能將列車煞停。 楊宏智說,太魯閣號第8節車廂的行車記錄器及司機員通聯紀錄等,最慢明天會將資料解讀完畢,昨已先下載相關資料並看到部分內容,影像情況良好未受損,最重要是後續要解讀完成才能重建事故發生現場,讓調查更加精確且完整。 究竟該輛肇事工程車是在太魯閣號經過瞬間滑落、或早就躺在鐵軌上卻沒有任何預警才遭撞上,原本遲未確定,但楊宏智說,依現有畫面解讀,初步了解肇事工程車當時早就躺臥在軌道上,太魯閣號列車其實是「煞車來不及」才撞車,現在最重要是工程車什麼時候、如何滑落,以及當時究竟有沒有拉手煞車。 楊宏智說,將了解該輛工程車的手煞車狀態,若有手煞車為何還會滑落,還有很多工程上要做檢測跟分析的部分,但目前還沒有找出答案,未來也會透過各種方式來輔助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