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特派記者曾思儒/東京報導】東京奧運隨著聖火熄滅正式謝幕,中華代表團締造隊史最佳的2金4銀6銅成績,達成賽前「超越上屆」目標;中華代表團東奧獎牌榜排34名,雖不及雅典奧運的31名,但在多個運動種類都有突破,明年杭州亞運、2024年巴黎奧運都要挑戰延續佳績。 中華代表團今年12面獎牌自10種運動是最大特色,包括羽球、柔道、體操、高爾夫、拳擊和空手道都是首度奪牌,堪稱史上最強。 今年在18種運動中取得68張席位,是歷年扣除球類團隊競賽的「史上最大團」,成員中包括兩位「五朝元老」盧彥勳和莊智淵,舉出第一面金牌的「舉重女神」郭婞淳也是連3屆與會;團隊也有許多奧運「新鮮人」,跆拳道踢回銅牌的羅嘉翎、桌球混雙摘銅的「小林同學」林昀儒都是代表,且兩位體壇明日之星年僅19歲,前途無可限量。 總計中華代表團68名選手中,就有5名20歲以下選手,從羅嘉翎、林昀儒到20歲的射箭隊「湯包」湯智鈞、19歲的游泳「蝶王」王冠閎到18歲的體操女將丁華恬,其中羅嘉翎、林昀儒和湯智鈞東奧初體驗都站上頒獎台,3年後的表現更讓人期待。 除了年輕小將放眼巴黎奧運,今年許多奪牌好手也預約下屆再戰,挺舉挑戰世界紀錄失敗的郭婞淳期待巴黎能以漂亮成績帶回榮耀,奪下體操隊史第一面奧運獎牌的「鞍馬王子」李智凱也盼再進化,將東奧的銀牌升級至金牌。 中華代表團今年「陸海空」表現有亮點有遺憾,「空」的代表體操除李智凱鞍馬「完美落地」摘銀,男子成隊相隔56年再登奧運殿堂,李智凱和「亞洲貓王」唐嘉鴻雙闖男子全能決賽也寫紀錄,唐嘉鴻更獲得全能第7名,和李智凱的鞍馬銀牌都振奮體操界。 「海」的游泳有「蝶王」王冠閎游進男子200公尺準決賽;「陸」的田徑有陳奎儒相隔37年再跑進男子110公尺跨欄準決賽,遺憾是鄭兆村和黃士峰沒能拿到決賽門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