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海軍以「群蜂專案」為名投入微型飛彈突擊艇設計與建造,卻公開宣示「經初步評估,本案不符合作戰需求」撤案。海軍月前已將結案報告書交送立法院,現正經國防部審查。據了解,此案建案之初就已耗資兩億元由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完成設計,如今喊停,研發經費與成果將付諸流水,如何結報,國防部傷腦筋。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任內力主建造「微型飛彈突擊艇」,2019年建案計畫興建60艘約50噸、有機動、匿蹤性能、搭載兩枚雄二反艦飛彈的突擊艇,總預算316.3億元。但隨李喜明退伍,加上美造魚叉飛彈「擠」入建軍採購行列,海軍去年在立法院突「坦承」此案不符作戰需求,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因此將此案今年度編列的1112點萬元預算案全數減列,海軍撤案。 李喜明日前接受美國之音(VOA)訪問,重提他主張的微型飛彈突擊艇。他認為,台灣真正需要的是「一大堆致命、機動、精準的小東西」,譬如為數甚多的微型飛彈突擊快艇,可在全台兩百多個漁港裡快速移動,中共遠距離的飛彈也打不到。但他也說,去年美國售台岸置機動魚叉飛彈,也符合這個精神。他說,載台不能夠殺敵,彈藥才可殺敵,所以「整體防衛構想」的重點在彈藥而不在載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