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單彥純/曼谷報導】《曼谷商業報》報導,2021年首2季前10大盈利額度最高的上市企業中,泰石油石化(PTTGC)以250億銖的淨利搶占榜首,其次是泰石油(PTT)的245億銖,以及沙炎水泥(SCC)的171億銖。 鐵士古證券公司指出,目前大部分泰股大盤(SET)的上市公司皆已公佈2021年第2季的財報,在650家企業中已上報財報的公司有626家,整體盈利為2750億銖,與去年同期比較激增118%,與今年首季相比則提高3%。 以類股劃分,工業股的盈利增幅最高,主因是去年同期的比較基數偏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官方落實全面封鎖措施。觀光股今年第2季業績仍遭受虧損,原因是沒有海外遊客,而且國內封鎖措施也影響經營。 針對目前已公佈第2季業績的上市企業,《曼谷商業報》指出,前10大盈利最高的企業依次為PTTGC的250億3473萬銖,與去年同期的16億7074萬銖比較,飆升1398%;銷售收入達1117億9300萬銖,與去年同期的692億7100萬銖相比,攀升61%。隨著全球經濟良好復甦,國際油價上揚,使PTTGC的產品價格也跟著走高,尤其是烯烴(Olefins)、芳香劑(Aromatics)及苯酚(Phenol)等產品,而且公司還記錄庫存燃油盈利及出脫全球電力(GPSC)股權的特別收入。 緊追在後的是PTT,上季獲利245億7866萬銖,與去年同期的120億5329萬銖比較,激增103.91%;未計利息、納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589億5800萬銖,增蝠超過100%。PTT上季業績良好增長,主要來自塑化及勘產業務,特別是塑化業務經營效益大幅成長,得益於塑化產品價格上揚的支持。 第3名是SCC獲利171億3623萬銖,與去年同期的93億8386萬銖相比,增長82.61%,主要來自塑化產品價格攀升及合資企業分紅大增;EBITDA則成長39%;銷售收入攀升39%。 第4名是印度拉瑪集團(IVL)盈利約83億3962萬銖,與去年同期的1億5351萬銖比較,飆升5332.62%;核心EBITDA達4億7700萬美元。綜合上半年業績,歐美、中東及非洲(EMEA)地區的核心EBITDA大增59%,亞洲地區則成長15%。 第5名是STGT國際 (STGT)獲利72億8010萬銖,與去年同期的10億5435萬銖比較,激增590.5%;銷售收入達129億6770萬銖,與去年同期的48億9970萬銖相比,攀升164.7%。第6名是泰油勘產(PTTEP)盈利71億3960萬銖,大幅高於去年同期的43億2286萬銖;銷售收入提高164.7%,由去年同期的48億9970萬銖增至129億6770萬銖,得益於銷量上揚36%及售價上漲21%。 第7名是億旺資訊(ADVANC)利潤為70億4082萬銖,與去年同期的70億111萬銖相比小增0.6%,整體營收攀升1.2%,營運成本增加4.4%。第8名是泰航(THAI)約55億6250萬銖。第9名是詩董集團 (STA)淨利達50億4371萬銖,與去年同期的10億9370萬銖比較,飆升361%,全球經濟復甦刺激公司產品售價及銷量雙雙上揚。第10名是正大食品(CPF)獲利47億3730萬銖,與去年同期的60億2851萬銖相比,降低21%,主因是銷售收入下滑10%,由於Chia Tai投資公司在去年12月從子公司變更為合資企業,如果剔除該因素的影響,銷售收入成長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