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張文馨、洪哲政/綜合報導】美台商會17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美國國務院3月14日向商會說明對台灣軍售新政策,表示「拜登政府將不再支持『不對稱防衛』定義之外的對台軍售計畫」。美台商會質疑,這項新政策無法提升台灣防衛能力,還會拖延軍售過程。 針對美台軍售政策是否發生變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以背景說明方式回覆記者表示,美國強烈支持台灣落實不對稱防衛戰略的努力,持續追求無法有意義形成有效防衛戰略的武器系統,不符台灣持續面臨、不斷演變的安全威脅。 美台商會說,美國對台軍售新政策增加「預先處置」機制,形同僅由白宮國安會和美國國務院拍板售台軍售項目,排除台灣建軍主體意志和美國其他主要機關參與。新政策也明顯聚焦因應「開戰日」的單一能力,其他不符合這項情境的裝備與能力都將被拒。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質疑,新作法將影響台灣獲得全方位防禦和威懾中國大陸的能力,無法改善台灣安全,反而傷害台灣防衛能力。 泰國世界日報系月初曾報導,拜登政府喊停其上任後首批宣布的對台軍售案M109A6自走砲(新型155公厘自走砲案);美台商會新聞稿表示,美國國務院於3月拒絕台灣提交MH-60R反潛直升機和E-2D先進鷹眼預警機的「需求信函」。 美台商會表示,美國政府對於台灣適用的「不對稱戰力」定義主觀,個別裝備是否符合定義,標準也不明確,造成美企與台灣討論時的障礙。 針對美台商會質疑,台方國防部表示,國軍武器裝備籌獲,以國防自主優先,無法自製或需快速提升戰力項目,方採對外採購方式籌獲,「不受個別軍火商影響」。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指出,國防部說明這項立場,是避免捲入美國今年11月期中選舉可能發生的「茶壺內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