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28日電】電價解凍,經濟部宣布民生用電不調漲,但工業用電大戶漲幅高達15%超過原先預期,工業界大為不滿。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這個漲幅太離譜了」,且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稅收都有很大貢獻的製造業來說,既不公平也不正確,會讓台灣投資環境惡化。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說,這次電價調漲幅度「在意料之外」,大漲15%「真的是漲太多」,將嚴重衝擊機械業的製造成本,不排除有業者表達抗議。 特高壓用電大戶電價將調漲15%,台灣晶圓代工大廠,同時也是用電大戶台積電、聯電和力積電都噤聲,不對這次漲幅做任何評論,強調會透過持續生產效率因應,不過,多數晶圓廠還是再呼籲,希望政府強化供電穩定性,免得跳電頻傳,廠商得繃緊神經。 除了科技業,電價調漲方案也大大超出鋼界預期,電爐煉鋼業一片譁然,「只能轉嫁,否則就不煉鋼、向國外買鋼胚算了」。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翁朝棟緩頰說,台灣產業電費多年沒漲,遞延到今年反應,總要面對現實,鼓勵鋼界加強發展汽電共生或多元綠電,共同面對全球能源大漲的議題。 工總理事長、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也說,「台灣電價不是漲跌問題,而是策略問題」,政府應務實檢討能源結構,如果政府不正視最乾淨且對淨零碳排最有效率的核能發電,要透過大規模建構離岸風電及太陽能,且比率要拉升至六成,恐難達到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