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台灣人生育情況每況愈下,但少子化也讓愈來愈多孕婦更重視高度自主的生產經驗,願意多花5、6萬元台幣,請助產師陪伴。統計數字顯示,助產師接生人數和接生率均不降反升,分別是10年前的3.6倍、4.6倍,在助產所執業的助產師人數也為10年前的3.2倍。 30歲黃小姐今年初產下第一胎,她說,印象中的生產就是孕婦躺在產房任人「宰割」,她因此事先閱讀相關書籍,發現許多傳統醫療作為係因無暇等待所致,若能慢慢來,就能免除眾多不必要的醫療。她選擇在生產前幾個月,與先生至助產所上課;為避免突發危急情況,雖選在醫院生產,但有請助產師協助。 「這筆錢花得很值得。」黃小姐說,從去年12月31日產兆開始,到今年1月3日生下寶寶,助產師全程陪產,費用為2萬5000元,醫院病房差額及餐費約2萬5000元,更早之前的生產教育課程則為4000元,共多花5萬多元,但助產師相當專業,令人安心放鬆。 南投縣埔里鎮恩生助產所開設43年,去年和前年分別接生88、94個新生兒,其中半數是居家生產,其餘則與黃小姐一樣在醫院生產。所長王秀霞說,許多女性主動學習孕產哺育相關知識、積極參與各項決定,慕名而來的產婦逐年增加,去年甚至有六名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婦產科醫師前來參訪,了解助產工作、尋求合作空間。 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蘇修緯說,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均設置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顧產婦制度(共照制度),臨床顯示,母嬰整體預後明顯較佳;大型研究證實,低風險孕婦如由助產師接生,產後各項指標均優於由醫師接生,「這並非醫師技術不好,主因是醫師太習慣醫療介入,無法像助產師慢慢陪伴產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