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程嘉文、陳洛薇/台北報導】16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將投入戰時救護武器生產與保鄉戰鬥,由國防部納管。一名軍訓教官表示,國防部戰時要動員這些孩子去作戰,那請問平時有什麼訓練的作法,可以讓孩子戰時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還是不管如何,找人先去當砲灰,讓年輕人在政府的無能下白白犠牲? 兒子是2005年出生、剛好遇到「一年兵」的這名教官表示,令人疑慮的是,國防部戰時要動員這些孩子,請問平時有什麼訓練作法可讓孩子戰時有足夠能力去應付?還是不管如何,找人先去當砲灰? 陸軍中將退伍的立委吳斯懷說,此舉理論上有價值,但規畫內容嚴重脫離現實,還在用八年抗戰時期的概念,去因應台海可能的衝突;更荒唐的是,過去的軍訓與護理課,目的就是培養這些觀念、建立相關體制,民進黨現在應該懸崖勒馬,停止廢除軍訓教官。 吳斯懷說,動員民眾從事非戰鬥勤務有其價值,但必須釐清,這些校園、地方的防護,和軍警關係為何?成員是否發給自衛武器?如果持有武器,就符合日內瓦公約的交戰人員身分,敵軍便可對其開火。另外每年只有八小時訓練,最基本概念都無法建立,到時要孩子去從事民防、協助軍隊,等於害他們去送死。 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包正豪表示,國防部應先把後備動員做好,再來談這件事情比較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