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凌雲、程嘉文/台北報導】國防部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引發關注,過去流於形式的青年學生動員計畫今年起也積極準備。教育部近日召集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討論,要求將16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動員計畫及名冊,確實填報全民防衛動員署新建雲端系統,顯示政府朝向積極籌備動員學生保鄉,戰時要投入救護及武器生產。 政府已推動18歲以上役男役期延長為1年,對於16歲以上高中職生與大學生也要動員,家長及老師憂心動員學生上戰場,呼籲政府勿製造恐慌。國防部表示,現行民防法就規定高中以上需編組防護團,協助救護、消防等任務,沒有參戰的疑慮。 青年服勤動員計畫過去皆有,是每年例行計畫,但流於形式,今年卻轉趨積極。有地方政府官員透露,今年2月8日收到教育部通知開會,要各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參加2月13日視訊會議,討論使用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要將高中職與大學在學生組成的青年服勤大隊資訊,整合到全動署主管、最近上線的資訊系統,顯示政府朝向積極籌備動員工作。 地方政府官員質疑,看到動員計畫當中提到動員組織學生保鄉保校,感覺像是政府準備讓學生打城鎮戰了,16歲的孩子經幾個小時的基本訓練,就要保鄉保校,想法未免太天真。 根據教育部動員青年學生計畫,16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組成學校青年協勤大隊與學校青年防護團,戰時就可能要投入城鎮戰。學生每年完成8小時基本訓練,每年兩次常年訓練,建立戰時保鄉保校及自保能力,指定戶籍設在學校附近的男女青年納入防護團,只有服兵役以及替代役或後備軍人,或身心障礙與健康不佳者,才可免除加入。 青年服勤大隊設服勤中隊,下設民防、醫療、救護、消防、交通、運輸、修護、宣慰、軍需生產等區隊;區隊以下設分隊,每分隊10人。區隊長與分隊長全部挑選學生擔任。其中軍需生產,就是協助武器彈藥生產製造。學校防護團與青年服勤大隊人員組成不重複,以免影響戰時任務執行,學校防護團由校長任團長,任務是發揮民間自救自衛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