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羅粟粟/曼谷報導】工業部堅持試行建立一個中央機構來促進泰國清真產業,打開外國市場的大門,不過要成立一個新的機構相當困難,因為涉及到法律法規。 工業經濟辦事處主任沃娜婉女士透露,對於促進清真產業方面的工作進展,初步有一項成立中央機構的提議,已經進入內閣會議的審議程序,將評估成立哪種類型的機構是合適的,尚未明確說明將是什麼類型的機構,必須交由公務員體系發展委員會辦事處先進行評估。 沃娜婉女士稱,成立新的機構相當困難,因為涉及到法律法規,而最快的方式是讓現有機構先工作,可以首先使用食品研究所,因為初期會將重點放在食品行業,而且食品研究所一直以來致力於發展清真食品。她已經委託貿易代表負責領導貿易談判,以開放或擴大出口市場,讓貿易夥伴看到泰國的潛力,以便了解外國是否對投資泰國感興趣的反饋,或是否有興趣從泰國進口產品。 至於將要加入工作的人,將以借調的工作形式,例如借調商業部的官員,因為需要打開市場,以及借調投資促進委員會辦事處(BOI)和工業經濟辦事處的官員協助工作,或與任何工作相關的任何機構都可以借調,這是公務員體系發展委員會的建議。 成立廳級單位的部門是困難的,也加重了政府的開支負擔,並且與過去建立新機構的政策相矛盾,從當今時代成立新機構中可以看出,不會作為政府機構成立,因為工作比較緩慢。 無論如何,如果成立中央機構,將隸屬於工業經濟辦事處提議成立的國家清真委員會或政策監管委員會,包括:1、任命貿易代表,負責打開或擴大海外市場,這被認為是發展清真產業的當務之急;2、成立國家清真委員會,因為將需要大量的貿易代表和相關機構;3、前期緊急階段需要申請中央預算大約9000萬銖,以啓動或採取初步行動,重要的一點是總理兼財政部長賽塔希望利用清真產業幫助刺激南部3個府治的投資,這3個府在清真產業方面已經做好準備。 沃娜婉女士稱,已經與賽塔總理進行討論,總理已經收到工業經濟辦事處提出的所有政策,並將考慮預算支持,初步暫時不需要成立新機構,但是想要評估看哪種類型的機構最合適。不過也必須理解,成立機構有多個程序,內閣也需要詢問公務員體系發展委員的意見。與總理的討論後,決定將用1年時間,研究成立什麼樣的機構是合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