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黃聖/曼谷報導】開泰研究中心將今年的貸款預測從先前的3.0%下調至1.5%,這被認為是連續第3年低於以年度價格計算的GDP增長(Nominal
GDP Growth)水平;影響因素來自零售貸款領域,零售貸款約占貸款總額的36.8%,主要拖累因素來自分期付款貸款類別,因為面臨新車需求下降幅度超過預期的問題,導致預計分期付款貸款連續第2年減少;儘管今年電動車(BEV)的銷量很強勁,但在下半年,這種勢頭可能會減弱,一些買家可能會選擇等待汽車價格進一步下跌,因為中國純電動車加入競爭;而消費者還貸能力的下降也影響了汽車租賃貸款的發放,而且ICE汽車購買群體仍是市場主力軍,尤其是金額低於300-500萬銖的房屋貸款群體,也是今年剩餘時間對零售貸款成長帶來壓力的另一個因素。 商業貸款方面,預計中小企業貸款將持續萎縮。同時,大額商業貸款將不得不等待出口的季節性因素;政府刺激措施將能夠幫助支持國家整體經濟活動取得正面成果,年內債務逐步償還帶來的負面因素也將有所緩解。 綜上所述,未來一段時期信貸壓力仍來自多方面,其中包括企業和家庭信貸需求出現放緩,這可以從中央銀行今年第2季度及未來3個月金融機構貸款狀況和趨勢報告中體現出來,顯示人們仍很謹慎或仍在放緩,包括大額商業貸款、房屋貸款、租車購車貸款和其他類型的消費貸款,都對未來收入狀況表示擔憂;加上家庭債務水平較高對獲得新貸款的能力帶來壓力,尤其是房屋貸款、分期付款、購車貸款等信用額度較高的小額貸款產品(Big-Ticket Items),在過去5年已經清晰的顯現出來。 此外,信用審批標準還必須考慮客戶債務的適當性,以便根據國際標準和政府政策創造能夠以永續方式增強企業或家庭擁有穩定性的債務;此前,如果借款人是企業,金融機構會考慮其借貸能力(考慮自商業計畫現金流預測和抵押/信用擔保)以及償還債務的需求(來自債務償還歷史和企業高管的資訊);這增加了影響各類企業在廣泛領域的信貸風險環境因素,從而影響貸款審批餘額度,對於受生活成本上漲影響的零售客戶也是如此,因為收入變得更加不確定,導致扣除每月債務償還負擔後的收入減少了。因此,借入額外資金的能力也隨之下降;而且還未將聯合貸款人的收入考慮進去,如汽車租賃購買貸款,使得債務人目前還無法從此類條件中受益。 同時,債務人借債能力問題持續惡化,可從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呈上升趨勢體現出來,這仍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我們不能僅依靠金融機構和貸款機構暫時提出的債務重組指導方針,這只能在短期內穩定貸款狀況和債務品質,但必須透過改革來解決泰國經濟的結構性及企業和整個家庭的收入問題;如果這些大問題還沒得到解決,信用成長速度快於GDP增長率的機會將變得更加困難。 自今年初以來,泰國商業銀行體系貸款組合相對疲軟,今年第2季度末貸款較去年同期收縮0.2%,這也是自2009年第4季度以來的首次季度收縮;今年第2季度商業貸款和零售貸款分別較去年同期收縮1.3%和0.03%,貸款形勢與經濟放緩方向保持一致;面對國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再加上高額的家庭債務問題,將會影響新貸款的發放。此外,今年第2季度逐步還款壓力依然存在,尤其是政府和商業部門的貸款;與此同時,零售貸款整體上也呈現放緩的跡象(房屋貸款年增率放緩至0.8%,分期付款購買貸款年減6.2%,信用卡貸款年減2.4%,個人貸款年增率放緩至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