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羅粟粟/曼谷報導】泰國總理兼國防部長巴育將軍通過遠程視頻系統主持「建設智慧園工業區(Smart Park)」項目啟動儀式。巴育總理發言稱,智慧園項目是泰國4.0政策下的一個項目,在東部經濟走廊(EEC)開發工業園,是帶動國家經濟增長的機制。同時,還支持在生產中使用環保、創新和先進技術的目標產業發展,吸引覆蓋各領域的投資,有助於加強社會經濟和提高民眾生活質量。 工業部長素里亞表示,位於羅勇府直轄市的智慧園工業區,占地面積為1383.76萊,投資額達23億7000萬銖,目前正在開發階段。項目建設初期,將為200人提供就業機會,對社會和經濟增長帶來利益,每年可以為社區增加流動資金約2376萬銖。等到項目實施階段,將為大約7459人提供就業機會,每年將為當地經濟系統增加流動資金大約13億4262萬銖,加上建築材料、燃油等其他消耗品的使用,都將促進地區資金流動。 素里亞指出,在簽訂承包商僱傭合同後,預計智慧園工業區項目的建設需要耗時3年左右,將於2024年內投入運營,目前項目建設進度7.66%。等項目建設完成後,將吸引企業來園區投資,有利於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可以為該地區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支持東部經濟走廊的經濟增長。 此外,泰國工業園管理局(IEAT)局長威利指出,智慧園工業區將成為生態智能工業區的典範,具有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優勢,在運營過程中全部使用先進創新技術,包括公共設施系統,將電線埋入地下,由智能電網系統供電,以及讓園區超過80%的工廠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並規定在園區使用電動公共交通工具。通過以上舉措,預計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800噸,相當於種植18萬棵樹。 威利還稱,目前IEAT正在與日本研究應用合適技術在智慧園工業區建立氫能發電廠的可能性,預計可以在未來1-2個月內確定土地租金或出售價格。與此同時,IEAT已會見過一些有興趣投資智慧園項目的投資者,並準備繼續在已經開放國門的國家和地區展開海外路演宣傳活動,例如南韓、日本、中國、台灣和歐洲國家,他們有興趣將目標產業的生產基地轉移到泰國,包括藥品和疫苗、未來汽車、物流和自動化產業。 智慧園工業區項目支持利用創新和先進技術生產的目標產業發展,如數位產業、機器人、綜合醫學、航空、物流等,而且還是一個公共設施齊全的模範工業園區,包括各種建築必須達到國際標準,該項目旨在促進當地資金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