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80歲的林阿伯身體一向硬朗,半年來一直有貧血、便祕、腹脹症狀,人也消瘦了,兒子帶他到醫院檢查,發現肛門附近直腸有一顆腫瘤,病理報告為惡性腫瘤,阿伯因此憂心忡忡,「如果要切掉肛門,乾脆不要活了!」 大腸直腸癌好發於40至45歲以上成人,隨年紀增長而增加,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發生率男性略多於女性。大腸直腸癌與先天(遺傳)及後天(飲食、環境)因子有關,可能的後天因子包括:過度攝取紅肉、動物性脂肪、蛋白質以及高熱量飲食、化學添加劑、缺少纖維素……等。 大腸直腸癌初期雖無明顯症狀,還是有跡可循,例如腫瘤位置在左側大腸或直腸,常以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以及直腸出血(暗紅色的血便)為臨床表現;若是在右側升結腸與盲腸,腫瘤往往長到很大才因缺鐵性貧血、腹脹、腹痛、體重減輕等症狀而被發現。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與痔瘡類似,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找醫師檢查以確定病因。 患者腫瘤如果發生在低位直腸,傳統手術要連肛門一起切除,即使是保留肛門的手術也會有臨近骨盆器官及神經的傷害,術後併發症常讓病患生活品質下降。 不過,以3D影像輔助腹腔鏡手術,可清楚看到精準的解剖構造,不僅可保留患者的肛門,減少腹部傷口,更可避免臨近之骨盆器官神經的傷害,進而提升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患者聽了終於答應接受手術。 (歐金俊/台灣彰濱秀傳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與痔瘡類似,應找醫師檢查以確定病因。(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