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三餐老是在外的「老外」,要如何吃才保腸胃健康?營養師張皇瑜說,三餐要定時,不能空腹,多攝取膳食纖維,到自助餐夾菜時記得「蔬菜多吃一點」,如有全穀飯、南瓜、地瓜、山藥、芋頭等盡量選來吃。 台灣衛福部立基隆醫院營養室主任張皇瑜表示,近來相關調查,腸胃疾病有愈來愈高趨勢,與飲食攝取有非常大的關係,吃得均衡、健康,就可以預防、治療或緩解。 她說,要預防大腸瘜肉,平時一定要注意膳食纖維夠不夠,但長期以來,一般人很不習慣吃足夠的膳食纖維。 如何才能攝取足夠膳食纖維?張皇瑜說,一天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仍不足預防及治療腸胃道疾病的量。 主食必須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全穀類,膳食纖維才夠,糙米、燕麥、南瓜、蕎麥、地瓜等,都可取代精緻的白米。 張皇瑜表示,有足夠膳食纖維,腸腔及腸胃蠕動的整個環境及功能才會正常,但習慣吃很油、很辣的人容易胃食道逆流,外食民眾要特別注意。 「平時可帶小黃瓜、玉米或買生菜沙拉等當點心」,她指早餐胡亂吃,可再到超商再買條地瓜,可補足了一天三分之一全穀根莖類的量。 乳酸菌是腸道好菌很喜歡的食物來源,每天要補充的乳製品最好來自優格、優駱乳,可讓腸道保持好的狀態。 「吃飯時間一定要定時」,每餐約四、五個小時就排空了,空腹胃酸會過多,不要吃太飽太撐,可以減少胃食道逆流機會。 咖啡屬較刺激的飲料,她建議不能過量,也不要空腹喝,最好加牛奶,但不要加奶精、糖。 (游明煌) 燕麥片。(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南瓜燉飯。(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