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杜博文(常生中醫診所醫師) 許多人從事服務業,業務員由於工作壓力與環境的關係,突然吃太多或喝太多,一餐當兩餐吃,或狼吞虎嚥都會產生一肚子氣體,門診中有些胃腸脹氣患者,常見腹痛、容易飽、打嗝噯氣、放屁、口臭火氣大、胃酸逆流、便祕、疲倦等症狀。 胃腸道正常氣體體積小於200毫升,氣體量增多就易胃腸脹氣,出現不適感,有些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胸悶心悸等,都要調理及治療。 常見的原因如下: ●職業或工作,長期處於壓力之下。 ●胃腸道感染、腸道氣體產生過多。 ●飲食生冷,如冰啤酒或瓜果類等影響消化。 ●長期使用抗生素,抑制腸道正常菌群,食物發酵產生氣體。 ●吞入太多空氣,抽菸、吃飯或喝水太快、吃口香糖、假牙不合等。 ●腸蠕動不佳如糖尿病、胃輕癱、腸阻塞等。 ●大腸激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問題。 調整方法: ●食物烹煮切細、切碎及煮爛。 ●養成運動習慣,慢跑、散步、氣功等,幫助腸胃循環,飯後效果佳。 ●充足睡眠,避免過勞及壓力。 ●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嚥,避免邊吃邊說話 ●改變不良姿勢與坐姿。 ●吃完飯不要馬上坐下。 ●少吃複雜的碳水化合物。 減少吞入空氣機會: ●戒菸、不喝碳酸飲料及吃口香糖。 ●少吃米粉、糯米、高油炸、高澱粉食物、豆製品與奶製品。 中醫辨證論治常用方劑: ●便祕者,排便不順腹脹可用調胃承氣湯加減瀉熱通腸。 ●水分太多,胃口差頭暈身重可用平胃散加減來和胃燥溼。 ●食積氣滯者,脘腹痞滿便物穢臭,可用保和丸加減來健脾消食。 ●肝鬱型,胃口差悶悶不樂失眠,可用加味逍遙散疏肝解鬱。 中藥治療藥物: 枳實、厚朴、白朮、山查、麥芽、神曲、生薑、大蒜、茴香、荳蔻等依體質不同交給醫師判斷調整用藥,筆者門診中胃腸脹氣患者接受治療,並搭配生活習慣及飲食的調整,多能減輕改善。 胃腸脹氣患者應少吃臭豆腐等高油炸食物。(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