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 台灣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外科醫師黃懷毅表示,民眾飯後若出現腹部、右背側肩胛骨旁及右上腹部疼痛,且持續四小時以上,應立即就診,千萬別以為只是單純的胃痛,而延誤就醫。 基隆一名李姓主婦,長期飯後胃痛,服用診所開的胃藥後病情稍有改善,但治標不治本,某天和家人外出聚餐後,上腹部突然一陣痛意,接著又發燒,疼痛還延伸到背部,趕緊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基隆醫院掛急診,經醫師評估後是急性膽囊炎。李女經開刀手術,並在傷口留置引流管,六小時後即可正常進食。除傷口疼痛情形外,發燒也明顯獲得改善,預計幾天後就可拔除引流管出院。 黃懷毅表示,膽囊炎多半是因膽囊結石引起,特徵是飯後疼痛,尤其是吃下高油脂食物後,正中腹部、右背側肩胛骨旁及右上腹部出現疼痛情形,多數病患會以為是胃痛,但若疼痛持續四小時以上,應立即就醫。 他說,膽囊切除術後初期應採低油、低膽固醇飲食,後因身體會調適,膽汁直接由肝臟送入十二指腸,供給脂肪消化需要,就可恢復正常飲食。另外,肉類可選擇瘦肉,堅果類如瓜子、花生、腰果、核桃等因含有高量脂肪,應盡量少吃,建議多吃新鮮蔬果,維持腸胃道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