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12歲血友病童劉騏瑞滑著蛇板,背著8公斤的三太子裝,以行動證明,只要接受預防性治療,病情獲得控制,血友病患所有活動與常人無異。 劉騏瑞一歲時含著奶嘴跌倒,撞到地面血流不止,送醫檢查才發現與兩位舅舅一樣,患有血友病。偏偏他從小好動活潑,眼睛、下巴、頭、腳踝都曾因受傷大量流血,劉媽媽練就了隨時替孩子打針的功夫。 劉騏瑞現在四到五個月打一次針劑。 有台灣血友病之父之稱的台大名譽教授沈銘鏡表示,血友病是凝血因子缺乏的母系遺傳性疾病,患者受傷就會出血不止,以台灣為例,目前全台約1000多位患者,75%為重度患者,即使沒有受傷也會自發性出血。 在台大成立血友病治療中心之前,病友只能四處求醫,常因治療不充分或不適當,導致肌肉關節嚴重損傷,造成不良於行。此外,當時國外進口的濃縮製劑昂貴,許多家庭為了病童傾家蕩產,造成整個社會沉重負擔。 已經78歲的沈銘鏡說,1995年健保開辦,並將血友病納入重大傷病後,大幅減輕家屬負擔,今年更擴大將重度血友病的預防性治療納入給付。沈銘鏡說,病友的平均壽命已比10年前增加10歲,正在研發基因工程新藥,未來血友病治療將邁向新的里程碑。 血友病協會理事長黃朝旭表示,確有病友已80多歲,鼓勵血友病患擺脫「藥費昂貴、無法有效治療」的舊觀念,積極就醫治療,生活幾與一般人無異。(吳佳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