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 不少糖尿病患者每天測空腹血糖,但糖化血色素卻超標,原因是忽略「飯後血糖」的重要,主要是高GI(升糖指數)的飲食方式會造成飯後高血糖,且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食物是影響飯後血糖的重要因素,但根據糖尿病衛教門診發現,年輕人和老年人飲食習慣各有不同迷思,且對低GI飲食不了解,造成控糖障礙。 他舉例,年輕人愛吃的甜食、珍奶、蛋糕、甜度高的水果,都屬於高GI食物,吃完後會使血糖升高。 此外,老人家常因牙齒不好或吞嚥困難,偏好流質或軟質食物,但糖尿病衛教學會營養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許碧惠表示,像是鹹粥、濃湯等,就算加了全榖類,煮過頭、過度糊化的食物更容易導致血糖飆升,或是勾芡後的食物,油脂、鹽分及糖分都較高,GI值也較高。 許碧惠說,年輕人外食多,早餐經常買三明治配紅茶等,建議可以改吃水果或蔬菜沙拉,但沙拉醬不要加太多;很多人午餐吃麵打發,提醒要多點一份燙青菜,但避免加肉燥。 老人家吃粥或早餐吃饅頭、銀絲卷等,建議可以加蔬菜、肉、蛋,將食材切碎方便食用,但許碧惠提醒,煮粥不要煮過頭導致過度糊化,以免讓血糖急遽上升。 許碧惠解釋,蔬菜、水果膳食纖維有助飯後血糖不會飆升,且蔬果含有多元營養素,對健康有益處。(陳麗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