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天氣炎熱,剛滿月的「軒軒」才出生從醫院回家卻一直哭鬧扭動不停,新手爸媽急得不知所措,求診才發現穿太多衣服,太悶熱猛冒痱子和濕疹,調整穿著後就明顯改善。 台北慈濟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趙露露表示,一般對於新生兒的穿著,多是來自於長輩經驗的傳承,穿多、穿少沒有一個依歸;新生兒還不會言語,對於舒適與否無法表達,以至於有時候因穿著過多產生痱子、濕疹等症狀,或穿太少,造成受涼、感冒。 她表示,穿錯衣服讓新生兒不舒服,更會影響情緒,食慾及發展,她建議依年齡、體溫、天氣這三點來判斷新生兒該如何穿著。 她表示,每名新生兒都有獨特個性,活動力也不同,出生後一個月以方便穿脫的紗布衣為主;二到三個月改換俗稱的包屁衣或兔兔裝。幼兒衣物材質上選擇以透氣、吸汗、有彈性,展延性大的純棉材質為主。 體溫方面,她說,傳統以手感溫的方式,但最好仍是用體溫計測量,一般來說,新生兒正常體溫介於36.5℃至37.5℃間,超過範圍代表體溫可能較高,需要減少身上的衣著;反之,則需增加衣著。 她表示,有些爸媽怕孩子著涼,大熱天也包得緊緊,造成孩子長痱子或濕疹;四到六個月新生兒開始學習翻身,穿得太過緊,太過厚重,會讓翻身變得困難,也會阻礙肢體的發展。 (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