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揚州訊】《新華日報》報導,市有法治文化體驗館,縣(市區)有法治宣傳教育中心、系列法治文化公園(廣場、長廊),30個鄉鎮有法治文化示範中心,100個單位有法治文化示範角,300個村居有法治文化示範站…… 揚州古城的大街小巷,文化基因植入法治元素,成為一道靚麗風景。「推進依法治國, 更需激活依法治國的文化基因。」揚州市司法局局長許林燦介紹,近年來,揚州市按照《關於建設法治文化名城的實施方案》的普法時間表和路線圖,堅持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構築法治文化陣地,在精準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名城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先後4次捧回「全國普法先進城市」獎牌。 對於生活在廣陵文昌中路與運河北路交叉口的居民來說,周末假日帶著孩子到曲江法治文化公園轉上一圈,看看法治宣傳欄裡的普法漫畫,讀讀法治格言警句,聊聊貼近生活實際的執法案例,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法治熏陶,可謂一舉兩得。 近年來,揚州市以構建「四位一體」的名城建設體系和「五個基本」全覆蓋體係為抓手,把法治文化建設作為古城改造和城市建設重點,在全國率先出台《建設法治文化名城實施方案》。把「深化法治文化名城建設,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作為單篇章節寫入《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加快建設法治揚州的實施意見》。通過探索,基本形成集理論架構、實體運作、形象提煉、活動推廣於一體的法治文化名城建設體系,實現了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法治文明的融合。 截至目前,全市各類法治文化廣場、公園、場館、中心達586處,實現了市、縣、鄉鎮(街道)、村(居)四級陣地全面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