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33歲陳先生長期有頭痛症狀,每當病情發作得蹲下將頭埋至雙膝蓋間,減緩不適,症狀長達7年,5月間症狀加劇,他就醫確診「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超過30公分。 陳先生18歲時因車禍動過腦部手術,腦部瘀血導致頭部時常脹痛,術後狀況不理想,無法久站,每15分鐘必須蹲下,將頭埋至雙膝間降低腦壓。 陳先生熱愛攝影,但右手經常麻木、無法上舉,症狀自小拇指逐漸延伸到無名指,連行走都需旁人攙扶,更因無法舉起攝影機,幾乎被迫放棄攝影興趣。 今年5月陳先生喝水會嗆到,8月無法吞下食物,他到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診,神經外科醫師關皚麗診斷他罹患罕見的脊髓空洞症,在醫師推薦下,患者轉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由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進行手術。 林志隆指出,陳先生曾有神經創傷的經歷,易造成神經沾黏的情況,以致形成創傷後的脊髓空洞症,空洞範圍從頸椎延伸至延腦,長度超過30公分。 林志隆說,一般脊椎空洞超過1公分、且有神經症狀就必須立刻開刀,陳先生脊椎沾黏及空洞範圍太廣,無法用傳統引流手術解決空洞問題,改以自創的「空洞-第四腦室」引流手術,重建腦脊髓液的循環,減少脊髓壓迫所造成的不適。 (中央社)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表示,神經創傷易造成神經沾黏,以致形成創傷後的脊髓空洞症。(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