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愛吃生魚片、生蠔的你要當心了!」40多歲男子平時嗜吃生魚片,某天突感腹痛,甚至出現黃疸與發燒,一周內體重掉了三公斤,就醫檢查發現膽紅素與肝指數都飆升,經膽管鏡檢查確認是寄生蟲堵塞膽管成結石。醫師指出,心窩、右上腹、肩胛骨嚴重疼痛恐是膽結石警訊,應追蹤治療。 收治病例的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說,膽結石形成因素眾多,高油高熱量飲食與缺乏運動導致高血脂、肝硬化、糖尿病、荷爾蒙、寄生蟲或減重太快速都可能造成,而客家族群患有地中海貧血的比率高,更易膽色素沉澱形成結石;而膽結石雖好發於中年女性,但因飲食過於精緻油膩,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膽結石形成主要是因膽汁內膽固醇含量過度飽和以及膽囊收縮不良所導致,發生率約10到25%,隨年齡增加而增多,到了80歲約有六成都有膽結石問題,但只有一到兩成會發生膽痛症狀。 王志堂說,典型膽痛的症狀為突發性心窩或右上腹部嚴重持續性疼痛,或痛到肩胛骨中間或右肩胛骨、肩膀,疼痛時間持續15分鐘到數小時,然後突然間或慢慢緩解,有時伴隨惡心嘔吐,常發生在吃大餐或油膩食物之後,也常發生在半夜,讓人痛得醒過來。 近年不少人在健檢時做腹部超音波發現有膽結石,坊間還盛傳喝蘋果汁有助「打石頭」,但朱光恩強調,偏方無科學根據切勿輕信;膽結石雖然不一定有症狀,但時間一久可能導致慢性膽囊炎甚至存活率很低的膽囊癌,仍建議切除,而膽囊切除後膽管會自然生成儲存膽汁的空間,不必擔心自己「沒膽」。 膽結石的預防之道,王志堂建議保持理想體重,肥胖過重者適度減肥,減少熱量攝取,多補充水果蔬菜,並選擇堅果等不飽和脂肪類。朱光恩也建議,應戒菸酒維持良好生活形態,愛吃生魚片或生蠔的民眾,也應選擇有信譽的商家,勿購買來路不明的生食,減少感染寄生蟲機會。 (江慧珺) 不少人在健檢時做腹部超音波發現有膽結石,雖不一定出現症狀,但仍有慢性膽囊炎或癌變風險。(記者江慧珺/攝影) 不慎吃到生魚片,恐寄生蟲堵塞膽管成結石。圖為民眾取用自助餐生魚片。(記者江慧珺/攝影) 如何預防膽結石 1.保持理想體重,肥胖過重者適度減肥 2.平時規律的運動或活動 3.減少熱量攝取,少油多蔬果,建議選擇不飽和脂肪類食物,如堅果類 4.戒菸少飲酒 5.少吃生食或來路不明的生蠔或生魚片 資料來源/朱光恩、王志堂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