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跳健身操、多運動,可減少中風機率。(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腦中風危險可能致死,也可能肢體癱瘓。專家指出,近年新興的鏡像治療,用好手在鏡像中的動作欺騙大腦,好像壞手也可如常運作,幫助神經重組,提升受損腦的神經活性。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腦中風患者通常有單側肢體癱瘓情形,約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患者,在中風後六個月仍有癱瘓手動作功能缺損問題,造成日常生活依賴性增加及健康照護的負擔。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主任、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吳菁宜說,鏡像治療是近年新興的復健治療方式,利用正中央垂直放置一面鏡子的鏡箱,患者坐在鏡箱前,將壞手放置於鏡後,患者只能看到好手和好手反射在鏡中的影像,讓好手的鏡像剛好和壞手重疊,建立一種視幻覺來取代壞手。 吳菁宜說,患者用好手做動作,如手肘彎曲與伸直、擦拭桌面、倒水,同時請患者看著鏡中幻覺手的動作,並想像壞手正在做相同的動作,透過這種方式欺騙大腦,讓大腦產生壞手能夠正常運動的錯覺。 吳菁宜說,鏡像治療可以活化和動作及體感覺相關的腦部區域,造成神經重組,提升受損腦的神經活性,促進壞手動作回復。若患者能在病情穩定後,進入急性後期照護期就開始採用鏡像治療,則有可能收到不錯的效果。(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