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一名國小五、六年級女學童平時上課看書,放學後又瘋玩電腦手機,還常熬夜不睡,近視100多度被父母帶到診所看診,不料配眼鏡後竟視力仍模糊,把父母都嚇壞,最後做眼壓檢查才發現有輕微青光眼。醫師表示,年長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度近視、血壓過低者,即便眼壓正常仍可能罹患青光眼。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指出,青光眼區分為高眼壓型及正常眼壓型,比率約九成與一成。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眼壓雖維持在正常範圍中,但少有眼脹、頭痛、看光線會暈開等典型青光眼症狀,較容易被忽略,但仍會使視神經病變及視野缺損,且視神經的血液循環通常較差,目前發生原因不明。 「血壓不是低就一定好!」廖昶斌指出,血壓過低的青光眼患者可能會因為眼壓高於視網膜動脈的血壓,造成視神經長期處於缺氧貧血,使得在眼壓正常的情況下,視神經仍持續萎縮退化。 廖昶斌說,年長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度近視、血壓過低者四大族群是正常眼壓型的青光眼高風險群,特別是夜間睡眠時,血壓會比白天降低約20mmHg,長時間貧血缺氧會造成視神經受損。 治療方面,廖昶斌說,對正常眼壓型的青光眼可嘗試用降壓藥物將眼壓再降低30%,同時設法改善視神經血液循環,建議將血壓控制為收縮壓100到130mmHg,舒張壓60到85mmHg,半年後追蹤視神經病變是否惡化。 廖昶斌提醒,除了平時要多運動增加全身血液循環,少熬夜用眼過度,最好在晚間11時前就寢。 (江慧珺) 眼科主任廖昶斌指出,低血壓可能使視神經血液循環差。(記者江慧珺/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