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病例:45歲王姓女子在科學園區上班,每到氣候轉換之際,總會鼻塞、鼻腔脹痛或頭痛,初期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有時候病況不容易好,還會鼻涕倒流、眼眶浮腫或是臉頰痛,確診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治療後症狀大有改善。 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曾德銘:這類病人每逢天氣轉換就會併發鼻病,醫師會了解病史與進行理學檢查,必要時配合鼻竇內視鏡檢查,或透過鼻竇X光攝影、電腦斷層診斷。 急性病毒性鼻竇炎通常會自癒,治療以緩解為主,給予非類固醇止痛藥達到解熱鎮痛,洗鼻器沖洗黏膜或刺激物,局部類固醇消炎去水腫,施以局部解鼻充血劑可幫助鼻黏膜消腫,但須注意不可連用超過三天,避免造成反彈性鼻充血。 不過若出現流膿鼻涕、臉部有壓痛感、鼻塞等症狀超過10天,就要懷疑是急性細菌性鼻竇炎。針對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治療要注意控制感染,並進行排膿引流、暢通鼻竇,同時預防併發症,避免演變成慢性鼻竇炎。 然而,預防勝於治療,建議好發者平時注意保暖、多運動、生活作息規律,並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及人潮擁擠的地方,也要注意個人衛生、配合施打流感疫苗。(張裕珍) 每到氣候轉換之際,若容易鼻塞、流鼻水、鼻腔脹痛或頭痛,要當心是鼻竇炎上身。(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