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台灣台中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科近日收治三名患者,都因腹痛難耐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腹主動脈瘤,醫師以微創手術,三人術後幾天出院,且復元良好;院方表示,腹主動脈瘤若未及時處理,就像「肚子裝炸彈」,隨時有血管破裂危險。 亞大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說,三名患者都是腹部莫名、劇烈疼痛就醫,其中有名80多歲婦人,肚痛已好幾年,過去都到診所拿止痛藥,醫師建議就醫檢查也不聽,「沒想到這麼嚴重」。 劉殷佐說,腹主動脈瘤好發於50歲以上,發生機率為2%-6%,知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因此病過世;致病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長期抽菸等,腹主動脈瘤直徑若超過5公分,半年內快速成長0.5公分,就有破裂危險,未及時搶救死亡率高達5成。 他指出,傳統手術以開腹修補方式,手術時間4、5小時以上,傷口大,術後住院10-14天,改以「微創腹主動脈瘤血管內支架修補手術」,傷口小,療程大幅縮短,通常幾天內即可出院。 劉殷佐建議,患有周邊動脈疾病,或冠狀動脈疾病民眾,平時要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的狀況,每年至少赴醫院檢查一次,經由電腦斷層追蹤,才能有效減低腹主動脈瘤的威脅。(陳宏睿)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形容腹主動脈瘤若不處理,像是身上綁著炸彈,血管隨時有破裂危險。(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