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46歲的李先生因工作常搬重物,日前脊椎發生滑脫,疼痛不已,只得接受脊椎固定手術,因傷口長達30公分,術後出現肌肉痠痛、痙攣等不適症狀;傳統術後物理治療大都需要一、兩個月,復健科醫師創新運用體外震波療法,經過兩次治療後,病人傷口疼痛明顯減輕,重回職場。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主任尤政中說,李先生除了常搬重物爬上爬下,平時姿勢也不良,才造成脊椎嚴重滑脫,藉由脊椎固定手術重拾腰力,但術後傷口大、癒合慢,術後疼痛成為患者須克服的一大挑戰。 若採取一般復健物理治療為主,至少要一到三個月時間,需要病人及家屬耐心配合。 尤政中表示,震波療法大多用於治療非侵入性的肌肉痠痛及肌腱炎,透過機器產生的高能量震波,將緊繃的肌肉組織打鬆,促進代謝循環、舒緩疼痛;目前運用在脊椎術後疼痛患者上,術後三天就可展開震波治療,傳導到緊繃的筋膜組織上,可讓術後肌肉緊繃感及痠痛獲得緩解。 (蔡容喬) 用於舒緩緊繃肌肉的震波治療,也可運用在脊椎術後復健,讓患者盡快擺脫傷口疼痛。(記者蔡容喬/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