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42歲蔡姓男子有嚴重的牙周病,一顆側門牙鬆動且囊腫,痛苦難眠,經醫師檢查疑為牙周病合併根尖病變,牙齒不停排出分泌物,不適宜根管治療,經3D斷層掃描發現該顆牙底部多生出一顆牙齒,形成牙囊腫,手術後恢復良好。 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牙科主任邱雲葛表示,含牙囊腫發生機率不高,是因牙胚胎形成過程中殘留一些細胞在骨頭裡,平常無事,但受到外部刺激,例如吃過度麻辣、酸、燙或口腔、牙齦破皮,就可能造成含牙囊腫,若確認為良性病變,只需手術清除即可。 邱雲葛說,過去全口攝影只能做到二度空間影像,提供的資訊有限。以前要到植牙的當下,才能發現過去因拔牙時留下的缺損,必須再花時間補好缺損。現今藉由3D斷層掃描技術與方式,可以把骨頭的立體影像完整呈現,能精準知道骨頭裡神經管走向及骨頭厚度與密度,在植牙手術前就能先發覺狀況,預先做準備。 葉姓病男子由3D斷層掃描技術找出問題點,牙痛情狀才不致更加惡化。邱雲葛也提醒患者,含牙囊腫手術清除後,仍有復發機會,平時要減少外部刺激,降低再發生的機會。(張弘昌) 常有孩子以為蛀牙是「蟲」造成,不知道是細菌,只要刷掉細菌就可降蛀牙率。(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