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骨鬆協會指出,一項研究發現,每吃100毫克的鈉,平均將流失1.4毫克的鈣,像是民眾秋冬愛吃的火鍋,吃一頓恐流失約50毫克鈣質,增加骨鬆風險。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表示,骨鬆的風險因素很多,過去研究發現,肌少症會因肌力衰退導致骨質疏鬆,腸胃道方面也會因此導致腸胃蠕動不足,另像是肥胖、憂鬱症、睡眠不足等也是骨鬆危險因子。 除了上述因素,一項最新研究也發現,飲食吃太鹹也會導致鈣流失,增加骨鬆風險。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解釋,鈣和鈉離子會在腸胃道中產生共伴效應,攝取鈉的同時,鈣離子也會隨尿液排出,英國研究更顯示,平均每攝取100毫克的鈉,就會流失1.4毫克的鈣。 國健署建議成人每天鈉攝取量約為2400毫克,但統計卻發現,男性平均超標約2000毫克,女性超標約1100毫克。 秋冬轉涼,不少人愛吃的鍋物、麵食,其實都暗藏重鹹危機,根據骨鬆協會調查,一碗蚵仔麵線不含調味料,鈉含量就高達3966毫克,吃下一碗恐流失55毫克的鈣質。 鈉含量同樣驚人的還有暖呼呼的火鍋,豬大骨高湯加上丸餃類、豬血糕、肉片、海鮮等,一餐鈉含量高達3592毫克,恐流失50毫克鈣;不少人秋冬愛吃的羊肉爐,除了湯頭外還有羊肉、豆腐、黑麻油、鴨血等,一餐下肚鈉含量約3180毫克,恐流失44.52毫克鈣。詹鼎正說,想避免骨鬆,除了每天應攝取1000到1200毫克的鈣,同時也建議吃麵、吃火鍋時盡量不要喝湯,飯與麵之間盡量選擇鈉較低的米飯,多吃原味食物原味,少用沾醬,都能減少鈉攝取。(中央社) 火鍋加工食品鈉含量驚人。(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