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乳癌患者陳小姐確診時的腫瘤4.8公分,如一顆高爾夫球,且腋下淋巴轉移,儘管先生不在乎她將變「少奶奶」,她仍想保住乳房,在醫師建議下,術前先用化療縮小腫瘤再開刀,手術前一天,腫瘤僅剩1公分,成功保住乳房。 「確診乳癌,並不一定急著切除乳房」,乳癌病友協會、新光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鄭翠芬共同發布乳癌術前治療的新觀念,術前依據患者基因表現,選擇合適的治療,等腫瘤縮小,再切除腫瘤。 「健康活下去,還要活得更好」,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公布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有46%乳癌病友認為,切除乳房對她們穿著、自信心、身體平衡等方面造成影響,還會降低參與社交活動意願。 調查發現,近六成病友希望保留乳房,但實際上僅有三成能成功保留乳房,此外,不少病友則仍有「全切等於健康」的錯誤迷思。 鄭翠芬指出,傳統早期乳癌治療策略為「先切再說」,先手術切除,再用藥治療,近幾年則有不同思維,先保留腫瘤組織,先行用藥,可了解腫瘤對藥物反應狀況,再找最佳治療方式,提高乳房保留機率。 臨床顯示,如果病友對於化療、標靶藥物反應良好,腫瘤在開刀前縮小,即可縮小開刀範圍。如果術前輔助治療,能讓腫瘤完全消失,患者則能擁有更長的無病存活期、整體存活期。 方小姐為典型個案,在洗澡時摸到右側乳房乳頭附近硬塊,確診為第二期乳癌,腫瘤兩公分,腋下淋巴結轉移,接受術前雙標靶治療,腫瘤完全消失。(李樹人) 陳小姐(右)與方小姐(左)鼓勵乳癌病友,透過術前治療提高乳房保留機率。(圖: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