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冬天是心肌梗塞好發時節。醫師指出,出現胸悶或壓迫感等症狀,必須當作心肌梗塞處理,坐下或躺下休息病立即叫救護車送醫,切勿自行開車。 「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當心肌梗塞來處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重症醫學部主任高偉峰說,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就是胸悶與壓迫緊縮感,猶如大石壓胸,上腹痛也是典型症狀之一,因吃完東西後血流到腸胃,心臟血流相對較少,心肌梗塞容易發作,不少40歲以上民眾吃完尾牙聚餐後腸胃道不適就醫,才發現是心肌梗塞。 台北新光醫院內科部主任徐國基表示,心肌梗塞引起的上腹痛與胃潰瘍的疼痛不同,前者是指輕壓肚子痛感不會增加,也非飢餓造成腹痛,或合併惡心想吐情況;若運動時會胸悶,休息後好轉,就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 高偉峰說,臨床統計有超過半數的心肌梗塞患者到院前已停止心跳,因此建議有相關症狀最好第一時間直接坐救護車就醫,救護車上通常有電擊器與熟悉CPR的救護人員,可即時搶救患者,切勿乘坐自家車或甚至自行開車。 不少高齡希望備有俗稱舌下錠的「硝化甘油」急救。但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哲明說,硝化甘油只針對穩定型心絞痛急救,且屬於冠狀動脈血管擴張劑,會造成全身血壓下降,若是右心室梗塞或服用威而鋼,更是禁忌症。 高偉峰也提醒,若是患者心肌梗塞達到意識不清、沒有呼吸脈搏的程度,呼叫患者也沒有反應,馬上送醫急救,並進行胸部心臟按壓,可讓患者預後較佳。(江慧珺) 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是胸悶與壓迫緊縮感。(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