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尿滯留」未必膀胱脹痛、尿不出來,十名患者中有一人會異常頻尿。一名75歲的林先生攝護腺肥大,日前吃感冒藥後就異常頻尿,每10到20分鐘就要上廁所,半夜起床十幾次,只好無奈穿上尿布。原以為是尿道感染,但服用抗生素並無改善,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膀胱餘尿高達400㏄,嚴重尿滯留。 台灣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洪峻澤指出,攝護腺肥大增生易壓迫尿道,影響尿液通過,是尿滯留常見的原因之一,加上感冒藥常含有抗組織胺,會增加尿道及括約肌壓力,阻礙尿液排出,林先生就是因此導致急性尿滯留。當膀胱脹過頭導致彈性疲乏、無力收縮排尿,又遇上尿液太滿時,就會造成「滿溢性尿失禁」,外顯症狀就是不斷頻尿。 洪峻澤說明,尿滯留最常見的因素為尿道阻塞,可能由攝護腺肥大、尿道結石、尿道狹窄、攝護腺炎等疾病引起;膀胱神經或肌肉病變導致膀胱無力,如脊椎或股盆骨折或股盆腔手術導致神經受損、糖尿病引發的神經病變等,也可能導致尿滯留。 此外,使用部分藥物也可能有影響。洪峻澤提到,用來治療腹瀉、頻尿、膀胱過動症和腸躁症的抗乙醯膽鹼會抑制膀胱收縮,有可能導致尿滯留;另外,服用安眠藥、或睡前喝太多水,常因睡太沉沒有醒來排尿導致膀胱脹過頭、彈性疲乏而無力收縮排尿,也會造成尿滯留。 洪峻澤提醒,典型的急性尿滯留會膀胱脹痛難耐,幾天內就會導致尿毒症;非典型的慢性尿滯留,可能引起滿溢尿失禁,因餘尿過多,長期下來易發生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當家中長者上廁所時,可在外面聽聽看是否有嘩啦啦的尿柱聲,若長期僅滴答滴答、尿量不多、頻尿或有尿滴到褲子現象,就應警覺;另外,長者多有攝護腺肥大,感冒時勿買成藥,就醫時可主動告知醫師,有助評估用藥。(羅真) 很多人有尿急或頻尿的窘迫經驗,檢查後發現是嚴重尿滯留。(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