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52歲林女是上班族,每天工作繁瑣壓力大,下午常與同事團購蛋糕,享受「小確幸」,未料兩個月前滑手機滑到「視線模糊」,以為是用眼過度,找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求助,才發現是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水腫,院方利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的針劑,搭配血糖控制,連月來林女視力明顯改善。 台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視網膜中心主任張耀中(右圖,中央社)表示,林女患有糖尿病,加上喜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滑手機,視力大減,原本懷疑近視度數加深,但利用螢光血管攝影和光學同調斷層掃描,確定林女視力問題是糖尿病引起。 張耀中強調,目前治療黃斑部水腫方式,採取眼球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健保局有條件給付,病患視力必須介於0.05至0.5之間、黃斑部水腫超過300um以上,且糖化血色素控制在10%以下,若審核通過,兩年可省下近20萬醫藥費。 他建議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飲食,少吃精緻糖類或澱粉含量高食物,一旦發現眼睛不適、視力大幅衰退,應尋求醫師治療。 他指出,台灣成年人罹患糖尿病盛行率約9.5%,比率隨年齡上升而增加;截至2016年,糖尿病總人口數已超過200多萬人,幾乎所有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15至20年後都會產生視網膜病變,第二型患者視網膜病變比率更超過60%,堪稱是20至65歲人口中失明的最主要原因。(陳宏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