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台灣台中市40歲吳姓修車廠老闆近一年來常半夜因背部、前胸起大塊膨疹,癢到受不了失眠,以為被蚊子叮咬,而且專叮他一人,朋友稱他是「熱血男子」、「蚊子的最愛」,他擔心得登革熱,還為此買蚊帳,但還是常有膨疹,就醫發現是慢性蕁麻疹,經二個月接受注射自體血液,搭配服用抗組織胺後,症狀緩解,如今可一夜好眠。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施朝仁說,研究顯示,每人一生會有三分之一機率會發生蕁麻疹,引發原因包括高溫、流汗、壓力大、食物、藥物,甚至不明原因,急性蕁麻疹只要避免接觸過敏原,頂多發作2、3天痊癒,建議冰敷止癢,但若出現眼、嘴唇紅腫、合併胸悶、喘、喉嚨痛,有可能引發喉頭紅腫,請儘速就診,以免呼吸困難腦死;若每天從不同部位發出新膨疹,超過6周,為慢性蕁麻疹,建議尋求治療。 施朝仁說,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有三線治療方式,第一線用傳統抗組織胺治療,服用約半年至兩年,自發性蕁麻疹有根治的機會,若效果不明顯,可採用第二線自體血液注射,療程為8周,可搭配服用抗組織胺,用以清除自體抗體,根據國外大型研究,自體血清試驗呈陽性者,約七到八成病患得到顯著改善,自體血清試驗呈陰性者約2成得到改善;第三線可以考慮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 吳姓修車廠老闆表示,他擔心得登革熱,為此買蚊帳、塗止癢藥膏,但狀況沒有改善,去年9月,到診所就醫,確診為慢性蕁麻疹,當時一天服6顆抗組織胺,但仍出現膨疹,效果不顯。在去年10月轉診向中山附醫皮膚科醫師施朝仁求診,經二個月接受注射自體血液,搭配服用抗組織胺後,症狀緩解,如今不用再注射自體血液,每天服用一顆抗組織胺,膨疹縮小,且不會癢,可一夜好眠。(趙容萱) 內科醫師巫慶仁說,天冷保暖做不好,是氣喘患者發病主因,提供7招安心秘笈,避免患者過年期間發病求助無門。(記者蔡容喬/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