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許多學童從小就飽受蛀牙苦,台灣衛生福利部分析學童齲齒,主要是因為愛吃「甜食」所導致,隨處可見的飲料店、便利商店,以及牙齒刷不乾淨,導致齲齒率居高不下。 全球12歲學童恆齒齲齒指數平均1.67顆,台灣衛生福利部心口司副司長張雍敏說,造成學童齲齒率高最大原因為甜食,從小把糖果當獎勵品,吃甜食總認為是幸福的,也養成愛吃甜食的習慣。 張雍敏說,觀察此報告,小時候只有蛀牙,高中生還有齒齦跟牙周病,蛀牙與牙周病的菌種雖不同,但是牙齒長時間沒有好好照顧,蛀牙進展成牙齦炎,破壞齒槽骨,牙菌斑附著在牙齦周邊,不斷累積就形成牙周病。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吳永隆說,學童不愛刷牙、刷不徹底,也是造成齲齒的主因,國小學童蛀牙,有部分是襁褓階段家長未確實幫嬰兒潔牙,導致上小學前即蛀牙;另外,牙醫師建議每天至少刷牙2次,實際的次數卻不到2次。 吳永隆說,牙齒跟牙齦接縫最容易藏污納垢,飯後1到2小時之內,一定要徹底清潔口腔,若是出門在外沒辦法刷牙,建議可以先用牙線把食物殘渣剔除再漱口清潔,一旦得到牙周病,已被證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孕婦也可能早產或導致嬰兒體重過輕等。 張雍敏表示,新加坡已嚴禁老師將糖果視為考試的獎勵品,也呼籲家長、長輩減少學童吃甜食的機會。(陳雨鑫) 小朋友愛吃甜食卻不愛刷牙,導致齲齒率偏高。(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