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老人開口笑露出漂亮牙,十之八九是全口假牙。牙醫師指出,高齡者普遍存在的口腔問題就是蛀牙及牙周病,最後「老掉牙」,若長輩失能臥床,牙菌斑可能鑽進上呼吸道,增加肺炎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影響存活率。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助理教授周幸華去年接受台灣衛福部委託的「口腔健康整合行銷宣導計畫」,下鄉進行口腔衛教,發現非都會區的老人,不是只剩前面幾顆牙,就是牙根外露且有蛀牙,養護中心的臥床長輩更幾乎全口無牙。因失能或失智長輩無法自行刷牙,若照顧者沒注意口腔,短時間內牙齒就會掉光光。周幸華說,此時照顧者的口腔衛生觀念就很重要,包括家屬、照服員或外籍看護工,都應協助長輩「刷」牙,不能只用紗布沾水抹牙齒表面,「因為細菌最害怕的還是刷子。」 另長輩易因牙周病造成牙根露出,牙刷無法伸進牙根縫間清潔,也應輔以牙間刷或牙線幫忙。只是,有認知障礙的長輩可能不願開口讓照顧者潔牙,周幸華建議,可先替老人進行顏面按摩放鬆肌肉,再輕輕拉開長輩的下顎來刷牙。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因唾液分泌少易口乾,應濕潤口腔後再潔牙,可減緩不適感。若老人全口無牙,也會因進食而沾黏食物,也需清潔口腔,避免細菌孳生。 台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醫師余權航曾替一名長期臥床的中風女患者洗牙,因病人七年沒好好潔牙,清出的牙結石有如小石頭。台灣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指出,過去研究證實,蛀牙及牙周病會增加心臟病、吸入性肺炎、糖尿病及失智症風險,一旦缺牙臉型會走樣不美觀,因失去咀嚼功能進食難,恐營養不良。 (鄧桂芬) 老人刷牙小竅門 1正確刷牙:用貝氏刷牙法刷牙,刷毛成45度對牙齒與牙肉交界處來回刷。 2使用牙線:對高齡者是手的靈巧度挑戰,平時有做手工藝或運動的人較易上手,否則可用牙間刷 3使用牙間刷:可清潔牙縫間的牙齒與牙根表面。 4使用含氟漱口水:可加用含氟漱口水,或定期至牙科診所塗氟。 5定期口腔檢查:可及早發現蛀牙、牙周病,降低缺牙風險。 牙口差對健康的影響 1心臟病:牙菌斑會順著血液進心臟,造成心臟血管內膜發炎,影響血管收縮。 2吸入性肺炎:牙菌斑會進入上呼吸道、跑進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 3糖尿病:高血糖會吃多、喝多、尿多,有利牙周致病菌生長。 4失智症:無法利用咀嚼刺激大腦及血液循環,增加認知功能障礙風險。 5缺牙臉形走樣:缺牙會使前後方牙齒傾倒,造成臉型走樣、不對稱。 6營養不良:無法咀嚼進食,可能營養不良,增加全身性疾病機會。 (沙仁濤/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