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高齡88歲的老媽,罹患失智症,還有高血壓等。我白天上班且公務繁忙,雖曾於住處附近就業輔導中心面試過數名外勞,但看到在公園或體育場外勞們群聚聊天,坐在輪椅上的被照護者卻遭冷落,最後決定白天請本國看護、晚上及假日親自照護。 老媽精神好時,活潑好動甚至徹夜未眠,翻箱倒櫃,書籍、衣服、棉被、鍋具、餅乾、飯菜等散落滿地,更慘的是失禁滿室,還滿臉無辜天真模樣,常見家人在後面收拾東西及清理,一個晚上平均起床二、三次,甚至無法再睡直到天亮,已成常態。 白天上班、晚上照護,蠟燭兩頭燒,不免身心疲憊,部分家人或親友也建議送老媽至安養機構。 為評估送安養院照護的可行性,曾至附近私人安養機構訪查,但普遍映入眼簾的是被照護者躺在床上吊點滴,滿室藥味撲鼻、燈光昏暗、暮氣沉沉,心裡也起了不安,如果真的把老媽送來這裡,我安心嗎? 步出安養院後,內心交戰:「當年老媽含辛茹苦讓我們羽翼豐滿,今日一定要送她至安養院?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嗎?」 每天上班出門,老媽常紅著眼、泛著淚叮嚀:「要記得打電話回來、要早點回來。」因此,上班的步伐總有些沉重,也更加確定把老媽送至安養院這件事不行,或許是該考慮退休全職照護老媽的時候了。 (賴樹奎) 是否把高齡父母送至安養院,子女宜謹慎評估。(記者陳立凱/攝影) 《專家看法》專業照顧 比自己業餘照顧好 辭掉工作是照顧選擇之一,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家庭照顧者若沒有事先評估,例如與長輩的感情連結、耐性、照顧技巧等,沒有提前做好準備,一旦辭職跨入照顧領域,做不長久,離開工作崗位可惜且失去意義。 許多人卡在「孝順」這一關,認為將長輩送到機構照顧,就是不孝順。事實上,許多優秀機構,可提供專業上照顧,以照顧失智者為例,會安排課程供長者活動,有社會互動與認知刺激,才能延緩失智,關在家不出門反而退化快。有時請專業照顧,比自己「業餘」照顧來得好且有品質。 此外,聘雇外勞不見得不好,有些家屬聘雇外勞的經驗不錯,例如白天可陪長輩出門散步等,不一定要把外勞排除在外。另建議白天可帶長輩去日間照顧中心參與活動,晚上也能睡得比較好。 家屬最常遇到失智長輩拒絕出門,建議想方法誘導父母。例如有阿嬤很聽醫師的話,請醫師開立類似「處方箋」再蓋章,讓阿嬤知道「醫師叮嚀要出門散步喔!」通常阿嬤就會乖乖出門。若擔心長輩走丟,建議戴愛心手鍊等,另穿鮮豔顏色衣物,方便尋人。 建議參加家屬團體,和病友家屬交換照顧意見,聆聽其他家屬的照顧模式,不只能獲心靈上的支持,照顧上也獲得很大幫助。(鄧桂芬) 諮詢╱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