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來自印尼的莉亞,今年32歲,為了賺錢,幫老公開家小雜貨店,到台灣當外籍看護,從小刻苦耐勞的她,照顧腦中風的台灣阿公,擦澡、餵飯,陪著外出走走,曬曬陽光,這些都難不倒她。 但幾個月前,台灣阿嬤出現幻聽幻覺,經常半夜哭鬧,喊著肚子餓,或吵著要去買菜,讓她無法好好睡覺。同時必須照顧兩個老年人,還得做飯洗衣,工作已經超過她所能負荷,最後只好成為「逃跑外勞」。 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林瑞泰表示,家裡有人腦中風、失能,最常見的解決方法是聘請外籍看護,門診發現,許多家屬將所有工作丟給外傭,外傭一旦受不了,通常一走了之。 「家屬應該學著如何照護腦中風家人。」林瑞泰說,照顧輕度、中度的中風患者,最常遇到問題為移位、走動、洗澡、如廁、飲食、穿衣以及肢體復健等,看似簡單,卻有許多學問。許多重度腦中風患者平常住在安養機構,逢年過節,返家團圓,如果家屬學不會擦澡、翻身、鼻胃管餵食等技術,患者可能回家一、兩天,又被送回機構。 為此,腦中風學會針對中風患者居家照護製作衛教影片,以及宣導單張「中風後的家人與照顧者的一天」,傳授六大照護技巧,包括位移、穿衣、進食、上廁所、走動、洗澡等。林瑞泰提醒家屬,應該主動學習這些技巧,別把照顧工作全丟給外傭。 除了日常照護之外,如何遵循醫師指示用藥,避免患者再次中風,則是另一個關鍵。林瑞泰指出,目前預防中風藥物以血小板抑制劑、抗凝血劑及降血壓藥物為主。林瑞泰表示,傳統抗凝血劑容易與藥物及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因此,患者須定期回診抽血監測,且副作用大。(李樹人) 家有腦中風患者,家屬該怎麼辦? 即使聘用外籍看護,家屬應熟悉擦澡、翻身、鼻胃管餵食等基本照護技術,不能將照顧工作全丟給外傭。 透過護理師,或是腦中風學相關衛教影片、宣導單張,了解位移、穿衣、進食、上廁所、走動、洗澡等6大照護技巧。 協助患者規律用藥,避免再次中風。 平常注意保暖,並嚴格控制患者飲食,避免高鹽、高油、高熱量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