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25歲女性個性退縮、缺乏自信,常勉強自己迎合別人,累積壓力都靠大吃發洩,體重直飆120公斤,直到認識心儀對象有結婚念頭,決定動減重手術,但壓力源與嗜食沒有改變,術後復胖。後來她接受心理輔導,了解肥胖原因並找尋其他紓壓方式,終於突破減重撞牆期。 打擊肥胖已成全民運動,不少人靠大吃大喝紓壓,若壓力、挫折甚至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未解決,即便動了減重手術,仍可能成效不彰;若搭配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介入治療,教導減重者「管理大腦」,從內在到外在改造,成功機率大增。 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心理師沈淑貞指出,約有4到6成肥胖者合併有憂鬱、焦慮症,或是暴食症、嗜食症等,有人靠催吐或過度運動減重,或一有壓力就吃個不停,造成身型肥胖,通常也達到精神科診斷標準。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副執行長楊博仁表示,許多嚴重甚至病態肥胖,是因情緒引起飲食問題,多少都合併有憂鬱症、躁鬱症,甚至厭食症或暴食症,因此進行減重手術前都要經過心理評估,情緒穩定、飲食習慣與睡眠狀況等,甚至轉介精神科治療。 沈淑貞說,許多肥胖者直到人生受挫、要邁入人生另一階段或健康亮紅燈,才想要減重,但即使接受縮胃手術,但若沒有好好處理心理問題,或找到壓力排解方式,很容易故態復萌。 楊博仁醫師也指出,不少肥胖者的生活樂趣來自於大吃大喝,動了減重手術後食量驟減,可能會加重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甚至有研究指出,部分患者減重手術後自殺率提高,需格外注意術後的心理輔導。 沈淑貞表示,心理師會透過心理治療技巧,讓患者了解自己屬於依賴性格、負面思考、缺乏自制能力等,釐清不適當的認知,並且協助建立目標達成。 想成功打擊肥胖,沈淑貞建議,可先做心理建設,如設定階段性與終極目標,了解身心理狀況;而減重像是階梯式,難免破戒或遇到體重停滯期,應放寬心看待,最重要的是,減重是一時,生活形態卻是一輩子的,維持良好生活與飲食習慣才能持續。 (江慧珺) 減重如何 「管理大腦」 1.自我對話,找到飲食失調 或壓力的原因 2.尋找吃以外的紓壓方式 3.了解食物成癮是大腦控制,練 習控制大腦「踩煞車」 4.有成果要以正向方式自我稱讚 5.遇到聚餐邀約,不妨試試角色 互換,拜託對方設身處地著 想,而非直接拒絕 資料來源/楊博仁、沈淑貞 製表/江慧珺 常見減重失敗原因 1.缺乏自信的依賴性格,怕被討厭不敢拒 絕聚餐邀約 2.容易負面思考,遇到挫折或偶爾破戒就自 認失敗,故態復萌 3.在他人要求下減重,缺乏毅力與動力 4.缺乏控制力,無法抵抗食物的誘惑 5.不想改變生活形態,只想靠手術等外力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