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天冷別逞強! 天冷,高血壓患者務必規律用藥,不要從事舉重、重訓等激烈運動,以免引發可能致命的主動脈剝離。(記者李樹人/攝影) 【泰國世界日報訊】台灣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天提醒說,寒冷天氣下,自主神經功能不良的人,得小心腦中風。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蔡銘駿指出,天氣變冷造成腦中風致病機轉雖有爭議,但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是自主神經功能不良,當腦血管已有動脈硬化時,不適當的血管收縮或舒張,可能進一步造成腦血管堵塞,引起缺血性腦中風。 最新研究顯示,腦中風病人自主神經功能明顯不良,特別是腦部大血管堵塞的病人,約八成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腦部小血管堵塞的病人,約六成自主神經功能不良。 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者常見症狀,包括頭暈、腹脹、眼乾、心悸、四肢冰冷或感覺異常、黑矇症等,很多症狀都非特異性,臨床上較易被忽略,凡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腦中風病史、年紀大(65歲以上)、糖尿病、巴金森氏症候群、脊髓損傷病人及遺傳或後天性神經病變疾患等,都是自主神經功能不良的高危險群。 安南醫院統計,急診入院的腦中風病人數,於季節變換月份,較一般季節明顯上升一倍以上。寒流來襲,腦中風案例也會明顯增加。 蔡銘駿說,腦中風常見症狀容易被忽略,手腳些微無力或判距不準等症狀,不表示一定是小血管梗塞的中風;腦幹大血管(如基底動脈)完全堵塞前的症狀,也可能只是惡心嘔吐等類似腸胃不適。 腦中風通常發生得很突然。研究顯示,腦部血管堵住在一至二分鐘內,就會出現神經學症狀,包括口齒不清、面部及肢體無力或走路更加困難、突發性頭暈等。 腦中風症狀若在少於三小時進入急診,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評估及住院治療,可有效降低永久性殘障發生率。(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