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調查指出,近6成民眾鞋子未乾就穿,近4成襪子未乾就穿,而穿鞋8小時以上的上班族中,近2成有灰指甲,近3成是灰指甲的潛在患者。醫師建議選擇材質通透性好的鞋子與吸汗的襪子,穿鞋務必穿襪,少穿布希鞋等一流汗就讓腳泡在汗裡的鞋種,「若辦公室允許穿通風的涼鞋或拖鞋,當然更好」。 台灣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指出,環境中與人體表皮本就有黴菌存在,若沐浴或游泳完畢沒有擦乾、長期穿不通透的鞋、環境潮濕等,黴菌就會坐大,當黴菌侵入指甲或甲下組織造成感染,使得整個指(趾)甲變厚、變形脫屑、粗糙易碎、指甲分離或變成灰色、黃褐色,就是俗稱「臭甲」的灰指甲。 灰指甲若未積極治療,指甲將變形難剪,壓迫甲床造成疼痛,誘發指甲周圍肉芽增生而影響走路,黴菌也易擴散感染其他健康的指甲,嚴重可能引起甲溝炎、蜂窩組織炎等病變;若環境過於潮濕,就會引起香港腳。 減少潮濕環境是防堵黴菌滋生之道,曾德朋建議選擇材質通透性好的鞋與吸汗的襪子,穿鞋務必穿襪,少穿布希鞋等一流汗就讓腳泡在汗裡的鞋種;最好有兩雙以上的鞋子交替穿著,以防未乾的鞋子隔日續穿。(羅真) 醫師表示,洞洞鞋的塑膠材質形同讓腳泡在腳汗中,最好是穿襪、避免老是穿同一雙鞋。(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