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習慣於夜間進食的女性罹患乳腺癌比率最高可增加1.7倍。其中「消夜首選」杯麵等含有高熱量又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被列為最高危險食品。 專家建議,晚上10時後,儘量不要吃東西,若肚子真的餓了,可食用少量蔬果或堅果充飢,取代麵食等高熱量食物。 綜合文匯網等港媒報導,這項研究調查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合作,在2012年至2015年間,於北區醫院、瑪嘉烈醫院和仁濟醫院訪問1835位,20至84歲的香港女性。 受訪者中,922人為乳癌患者,研究調查針對她們日間及夜間的飲食行為,夜間進食的時間、持續時間、食物種類及頻率進行訪問。 研究指出,瘦子吃消夜罹患乳癌風險是胖子的兩至三倍。 至於吃消夜的時間,研究發現,女性若於夜晚10時至12時進食,罹患乳癌的風險將增加0.8倍,在12時至凌晨2時進食,風險增加最多,達1.7倍。凌晨2時至4時風險增加0.9倍。 負責研究的中文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謝立亞指出,這次研究對於夜間進食的界定為持續多於一年以上,每周至少一次於晚上10時後進食。 (中央社) 研究發現,夜間10時以後進食會提高乳癌罹患率。圖中人物非新聞當事人。(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