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新加坡學者調查1202位中國老人,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過低出現認知功能障礙風險高,結果發現維生素最低的一組與最高的一組相比,罹患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增加3.17倍。醫師建議若想預防認知功能障礙得提早補充必要營養素,另建議每天至少曬10到15分鐘太陽來預防。 該項研究在1月下旬於日本流行病醫學會大會中報告,引發討論,研究針對1202位60歲以上沒有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人,進行為期兩年的追蹤調查,依照每位受試者抽血紀錄進行觀察;學者依受試者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將受試者分為4組,結果發現維生素最低的一組與最高的一組相比,罹患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增加3.17倍。 再針對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不同的組別,調查對事件的記憶力以及執行能力,維生素D低於標準者都比維生素D在標準以上的組別,試驗成績來得低;另外也針對已有認知問題的老人調查,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有認知功能障礙者體內濃度在16.2ng/mL,輕微認知障礙19.7ng/mL,正常則是在20 ng/mL。 杏輝藥品訓練部許仲宜講師表示,維生素D不僅能幫助鈣質的吸收作用,維持血液及骨骼中的鈣平衡,血鈣對於腦神經的運作亦息息相關。 近年在一些醫學研究結果內發現,維生素D有助於神經軸突再生之神經生長因子(NGF:Nerve GrowthFactor),其形成亦倚賴維生素D的存在。 台灣振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袁瑋表示,維生素D有助調節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母親若在懷孕時,沒有適當補充維生素D也會影響胎兒腦神經發展,既然維生素D與神經系統有關,學者才會將維生素D與失智症做聯想,進而展開研究,也一一被證實兩者有其關聯性。 預防失智前得先把身體的營養建立起來,補充維生素D除了可以吃綜合維他命,也建議每天外出曬太陽,平均10到15分鐘,不便外出則建議在家找一扇有陽光打進來的窗戶,同樣待在窗邊10到15分鐘,維生素D即可獲得補充。(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