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有名60多歲的陳姓婦人,長期腰痠背痛,僅覺得是家事過度操勞不以為意,女兒安排媽媽做脊椎健檢,檢查結果,她的骨質密度T值竟為-3.0、屬骨質疏鬆症(T值 ≦ -2.5為骨鬆症),若不注意防範可能會發生壓迫性骨折,須馬上給予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及時預防骨鬆的惡化。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健檢中心主任林禮立說,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無聲無息的疾病」,在沒有發生骨折前,骨質疏鬆症其實並沒有任何症狀。以這名婦人來說,是因為骨質疏鬆讓她的脊椎關節空間變得狹窄,影響脊椎周邊神經肌肉支配的完整度,因此長期感到腰痠背痛。 林禮立表示,骨質疏鬆是全身性的骨骼疾病,若未即時挽救,一但骨質疏鬆的程度使得脊椎骨無法再負擔全身的重量,就會像海綿一樣被壓扁,稱之為「壓迫性骨折」。若發生在髖骨頸及手腕部,極易跌倒發生骨折。胸腰椎、髖骨頸及手腕部即是最容易因骨質疏鬆發生脆性骨折。 由於骨質疏鬆初期不會引起任何症狀,林禮立提醒,出現以下五大症狀,就要小心是骨質疏鬆症。1.疼痛;2.腰痠背痛,早期局限某部位,後來可能遍布全身;3.行動能力受限,甚至無法行動,尤其是發生急性脊椎骨折或髖部骨折時更是如此;4.駝背,在長期的脊椎骨折壓迫後,脊椎會壓扁形成駝背現象,且身高會明顯變矮,嚴重時會矮上十公分之多;5.脊椎或關節變形。 對於檢測結果出現異常者,除了製作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骨質疏鬆症已有藥物可以治療,最重要的是透過早期篩檢,加以預防及治療,防止骨質繼續流失。(謝梅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