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富含色胺酸的香蕉,有「開心食物」之稱。不過最近網路流傳,「聽說頭尾呈現綠色的香蕉,吃了會致癌」是真的嗎?根據台灣農委會指出,香蕉催熟是使用酒精或電石(電土)產生的微量乙烯,乙烯屬揮發性物質,會自然揮發消散,並無致癌風險。 網路流傳,「香蕉頭尾呈現綠色,其他部位為黃色,則是頭尾有塗抹催熟劑,這種催熟劑會導致癌症。」對此,台灣衛福部食藥署解釋,香蕉若在樹上自然黃熟,常常無法轉色及熟成一致,導致口感品質不佳,因此目前市售香蕉是先於綠熟期採收,後再以低溫催熟促使後熟,使香蕉熟成品質一致。 據農委會指出,青蕉催熟是以低溫(14~20℃)催熟約五至七天,催熟的第一天利用酒精或電石(電土)產生微量乙烯,促使青蕉果皮逐漸退綠轉黃,絕無塗抹催熟劑,網路流傳之「頭尾綠香蕉」實際上是果皮轉色級數達第五級的香蕉。乙烯屬揮發性物質,會自然揮發消散,不會存在於香蕉內,並無致癌風險。 食藥署還提醒民眾,選購香蕉時,若表皮出現黑點,並非香蕉腐敗,反而是香蕉最香甜的時候。(元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