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科醫師黃聖德指出,胰島素在糖尿病治療的應用上行之有年,但許多人的觀念仍停留在十多年前,甚至相信民間流傳的錯誤觀念,反而延誤黃金治療時機。黃聖德表示,曾有一名58歲的男性病患詢問,吃了好幾種藥都無法好好控制血糖,且原本常喝的飲料都已忌口。當時建議病患可早期施打胰島素,一個月之後將胰島素停掉,且只用了一種比之前更低劑量的藥,就把血糖控制住。 他說,很多人都以為胰島素是等到吃藥沒效,控制很差時才施打。事實上,近期的研究發現早期施打胰島素,不但可以在短期內將血糖控制下來,而且還可提升胰臟功能。之後不但可以將胰島素停掉,且病人使用的口服藥有可能會更少,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救援療法」。 黃聖德指出,一般人對使用胰島素的迷思還有「使用胰島素會傷腎」、「使用胰島素打針會很痛」、「打胰島素後就一定要終生施打」等。事實上會傷腎的是高血糖,若以正確的方式注射,其實是不怎麼痛的。 他說,雖然我們可靠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來減緩胰臟的功能退化,但真的遇到功能不足血糖高起來時,可以適時補充胰島素,將血糖降至正常值。糖尿病友應正確認識胰島素,並配合醫囑接受治療,可免去許多無法挽回併發症的發生。(中央社) 糖尿病雖打了胰島素,但仍要注意血糖高低。(圖:台灣糖尿病衛教學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