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怎麼吃、吃多少,近幾年有更多新的認知。中國營養科專家分析根據最近十年來的新研究證據,得出「膳食指南」,其中有很多有意義的更新。 新知1.五穀雜糧應占主食近半 建議每天的膳食應包括穀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還有平衡膳食模式,穀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以上。提倡每天攝入穀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50-150克全穀雜糧,加上50-100克薯類,大致相當於主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廣東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馬文君指出,此前,很多老年人對全穀雜糧總是抱著十分反感的情緒,實際上,全穀雜糧有利於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腸癌等多種癌症。 很多人對粗糧的感覺是口感不好,如何口感和營養兼得?「煮飯時放一把穀薯類比如小麥、燕麥、地瓜在米中,出鍋前再撒一點芝麻粒,好吃還營養多樣。但是,對於不少超市裡熱銷的五穀雜糧粉,馬文君表示,並不如直接吃五穀雜糧好,尤其是對血糖高的人。「磨成粉後,升糖指數升高了,血糖高的人不適合吃。」 新知2.吃雞蛋記得連蛋黃吃 吃雞蛋不必扔掉蛋黃,因為蛋黃中除了並不可怕的200毫克膽固醇,還含有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成分和保健成分,包括12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以及卵磷脂、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等保健成分。 新知3.水果直接吃比榨汁好 蔬菜水果有益於健康,應天天吃水果,推薦每天攝入200-50克的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馬文君指出,水果榨汁吃和直接吃完整新鮮水果的作用不同。水果榨汁損失絕大多數膳食纖維,失去良好的飽腹感,血糖上升快;水果打漿吃損失絕大多數維生素C和大部分多酚類抗氧化物質,也影響其發揮保健作用。 新知4.喝白開水、茶,別用飲料代替 對日常飲水的推薦量從6杯提升到7-8杯(1500-1700毫升),鼓勵喝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馬文君表示,過多攝入添加糖可增加齲齒和超重發生的風險,推薦每天攝入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至於酒,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一天飲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新知5.運動越來越重要 推薦每周應至少進行五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堅持日常身體活動,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盡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動則有益。 提示:代餐不適合長期吃 有上班族為了省時間或保持身材,會吃代餐、營養素等替代一餐。馬文君指出,代餐適合肥胖的人代替一餐,由於代餐限制能量,僅200千卡左右,不適合正常體重者,長期食用不利健康。而一些營養素是特殊的醫用食品,適合代謝功能紊亂者,若日常飲食攝入不足建議量60%的、體重不達標的人,可適當補充。(新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