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在台灣,大腸癌連續8年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日前秀場天王豬哥亮因大腸癌去世,再次引起世人注意。 據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2250名25-59歲上班族進行調查,常有腸胃問題的職業,包含醫護人員容易便祕、記者易腹脹、行銷人員易腹痛、會計人員則有腹瀉困擾;尤其大腸瘜肉好發年齡有降至50歲以下趨勢,不切除瘜肉恐變成大腸癌。 致使大腸癌與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說,調查發現約九成腸胃不適的上班族,一周用餐時間不固定達三天以的人占40.5%,且有31.36%一周消夜吃三天以上,皆是造成大腸瘜肉的風險因子之一。 台灣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吳昌杰說,當診斷出大腸癌若拖延治療,癌細胞範圍會逐漸擴大至肝、肺等器官轉移,即使手術過後,也會因為殘餘的癌細胞影響,未必適合進行化療;早期揪出早期大腸癌,仍需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當有微量出血時進一步以大腸鏡檢查,若發現大腸瘜肉約九成九都可同時切除。 吳昌杰提醒,不僅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多蔬果、少吃紅肉、油炸品,飲食清淡少油膩,減少腸胃負擔。(黃安琪) 四種職業是大腸癌高風險群。(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