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許多民眾也許不知道,盛夏高溫也是中風高風險期。 台灣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呂潔旻指出,高血壓民眾多有冬天保暖可避免血管收縮、減少中風的常識,但中風型態不一,冬天較常見因血壓過高、血管過度收縮破裂造成的出血性中風;夏天則因血液過於濃稠,或高溫致血管壁擴張,血壓降低、腦部血液灌流不足而引發缺血性中風。 近日一位70歲老農下田,突然眼前一黑,送醫發現是缺血性腦中風,所幸及時治療,施用抗血栓溶劑、抗血小板凝結劑後並未留下明顯後遺症。呂潔旻表示,高溫提高人體代謝、增加心臟負擔,尤其水分流失易致血液黏稠,造成腦部缺血,形成血栓中風。 呂潔旻說,有三高及冠心病、心律不整、心臟瓣膜閉鎖不全及部分凝血功能異常民眾,都應避免高溫時在戶外工作、運動,若有出汗就要喝水,且比平日喝更多水,不要等到感覺口渴才喝水,口渴時其實已脫水一段時間。 呂潔旻提醒民眾留意,突然身體一邊手腳無力、發麻甚至癱瘓、步伐不穩、頭痛或視力模糊、口齒不清或口歪眼斜,都有可能是缺血性中風前兆,應盡速就醫,只要能在「黃金三小時」內確診救治,許多患者都沒有嚴重後遺症。(周宗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