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失智症患者在身體功能、認知、社交及日常生活自理等方面都會逐漸退化。職能治療師藉由調整活動、環境改造及提供輔具等方式,協助訓練及維持功能,延緩失能的速度並降低照顧者及家屬的負擔。就三個主要面向介紹: 1調整活動 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生活作息,建立日常生活常規及秩序,安排固定的活動時間,增加患者的定向感,提高他們對於生活環境的覺察度。此外,配合患者身心狀況及認知能力,選擇他們願意參與且安全的活動,例如:暖身操、歌唱、園藝及日常生活訓練等。觀察他們活動的情形,適度減少活動複雜度及簡化任務,或是提供視覺、聽覺等提示,一步步引導患者執行活動,給予更多正向經驗及回饋。 2環境改造 由於失智症患者常搞不清楚時間、地點及位置,對周遭環境感到茫然,故居住環境要提供足夠的線索,讓他們能夠容易清楚察覺周圍的人事時地物。例如在明顯處放置簡單標示、字體放大的日曆及時鐘;在廁所及房間門口貼標示或圖片;充足的自然採光,讓患者清楚看到日夜變化;將患者常用物品放在固定位置並用色彩鮮明的記號標示。另外,住所應具備適當的照明、安全清楚的動線、預防跌倒的扶手及防滑設施。 3提供輔具 給失智患者的輔具,可以多找一些不同顏色、不同材質及形狀的輔具,提供他們多樣性的觸覺及視覺刺激。選擇底座可固定於桌面的碗盤、加粗握把的餐具,提高他們獨立進食的功能;洗澡椅和長柄刷亦可於洗澡梳洗時使用,鼓勵患者執行這些日常活動,並降低照顧者負擔。其他如離位感應器、計時藥盒、穿衣扣等等,也都可請職能治療師按照患者能力差異,給予適當建議。 (蘇宜家/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職能治療師) |